• 加載中...
  • 加入收藏
  • 網(wǎng)站地圖
手機版 掃一掃
貴州高校

離別母校三十載 明湖之畔再聚首

時間:2016年07月28日 信息來源:六盤水師范學院 點擊: 加入收藏 】【 字體:

重走校園路,感嘆新變化     7月16日上午,中文系84級校友一行在學校黨委副書記傅亞頻和黨政辦主任盧香宇的陪同下參觀了校園、校史館?;仡櫾谛r光,感嘆學校變化。
    一行人在參觀校園的時候,心里始終牽掛著老校區(qū)——紅樓。紅樓是建校以來歷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主要以紅磚外墻而著稱,是原地革委辦公用房,也曾作為學校圖書館,是中文系84級校友生活學習的地方。
    “前面就是紅樓了,”傅亞頻副書記指著前面的建筑說道,幾名校友便快步?jīng)_上臺階,來到紅樓前,感嘆道:“來到這里才有‘感覺’了,當初學習生活的場景歷歷在目。”
    時光改變了當初的模樣,回憶卻留下了最初的模樣。校友楊應華沖上樓道,“我要去看看我們當初住的寢室。”聽聞那個房間已經(jīng)改為廁所了,他低著頭念叨道:“那可是我們住了好幾年的寢室啊!”于是,他就召集室友在樓前留下合影。
    “當初胡錦濤書記來六盤水視察的時候,就曾站在這個地方!”一名校友指著自己所站的地方談到。
    其中一名校友帶著自己的女兒,向女兒訴說著媽媽曾經(jīng)的求學經(jīng)歷。在經(jīng)過七號公寓時,她感嘆道,“現(xiàn)在的同學們住宿條件真不錯,當初我們在校期間,這里還是一片田地,我們走在田埂上,一不小心還可能會掉到田里去。有時候晚上我們還會和男同學一起出來抓青蛙,這后山也是我們背書的場所。”
    來到校史館,在解說員的講解下,校友們了解著學校自建校以來的發(fā)展歷程。來到書畫展藏館,校友們難掩感恩之情,在其他校友的要求下,校友楊應華揮筆寫下了“師恩難忘 ”四個大字,由學校書畫展藏館收藏。
促膝話家常,難忘同學情     下午,中文系84級校友一行人蒞臨學校行政樓十樓會議室召開座談會。會議由中文系84級班長韓賢芳主持,宣傳部(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朱彬、招就中心主任左金洪分別介紹了學校發(fā)展概況、發(fā)展計劃和校友會籌集工作。
    畢業(yè)之后,每位都在為各自的生活奔波勞碌,或在異鄉(xiāng),或為異客。想要齊聚,卻總是“少一人”。多么想見一面,看看最近改變,坐著聊聊天,不再去說從前只是寒喧,如今,相聚一堂,想說的話太多,總也說不完。
    談及學生時代的趣事,現(xiàn)任貴陽市白云區(qū)政協(xié)主席的盧瑞禮笑談到,“當初與同學一起上山抓野兔子,然后回到學校偷偷炒野兔肉打牙祭。” 三十年后的今天,他懷著感恩之情回到母校,感謝學校提供了一個平臺,感謝有一群陪伴三十年的同學、摯友,他說希望下一個三十年還能跟老班長、跟同學們一起再回母校,再來看母校的變化,看母校發(fā)展。

    校友們齊聚一堂,回憶著在校時光,介紹著各自30年來的生活經(jīng)歷,訴說著生活的酸甜苦辣。無論是云南蒙自何克祥的大學留校打工、畢業(yè)前夕被單位除名、而后從教27年,還是楊應華的“兩顆花生米就能喝醉”,亦或是夢中練習唱歌從床上掉落。每一個經(jīng)歷的分享,都將大家拉入了記憶的長河。 相約另十年,再聚明湖畔     三十年,再聚首;同學情,難相忘。相聚一堂,來之不易。友情如細水長流,三十載光陰,現(xiàn)已浩然成湖,無盡的牽念給了相約再聚的足夠理由。
    面見老友,如親人一般親切,同學情溢于言表。也許再三十年,大家難再相聚;卻道是,來日方長。
    今年已經(jīng)70歲的老班長韓賢芳希望同學們:“常聯(lián)系,多來往,相互關懷,愛惜身體,珍惜同窗之誼”。相約另一個十年,再聚明湖之畔,爭取這三十人一個也不少。
    任它滄海桑田、人間百態(tài),時間也許會沖淡當初的豪言壯志,但時光沉淀出的純粹同學情,是生活的饋贈。(大學生記者團記者  王肖肖、李春瀅)

【審稿:龍尚國  編輯:嚴莊坤】

六盤水師范學院函授報名六盤水師范學院成人高考報名
(作者:佚名 編輯:六盤水師范學院)
文章熱詞: 離別 母校 三十 十載 明湖 聚首
上一篇:學院書法協(xié)會召開2016年工作會議
下一篇:我校教師在貴州省第三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喜獲佳績
相關新聞

我有話說

新文章

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