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載中...
  • 加入收藏
  • 網(wǎng)站地圖
手機版 掃一掃
福建高校

身邊好老師執(zhí)著追夢,永不停步——記生命科學學院莫瑋教授

時間:2020年07月28日 信息來源:廈門大學 點擊: 加入收藏 】【 字體:

【人物名片】

莫瑋,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細胞命運決定(Cell Fate Determination)課題組組長,國家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青年項目),閩江學者,博士生導師,以通訊作者身份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發(fā)表研究型論文。

2014年8月,莫瑋教授回國,開始籌建實驗室。他始終積極服務于人類健康科研事業(yè),致力于將對腫瘤干細胞的研究拓展到對細胞命運決定的科學難題攻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成體干細胞/前體細胞的自我更新、分化和死亡;成體干細胞異常與疾??;腫瘤干細胞與腫瘤免疫。2020年3月25日,莫瑋教授課題組和韓家淮院士課題組合作在Nature雜志上發(fā)表題為“Gut stem cell necroptosis by genome instability triggers bowel inflammation”的研究文章,揭示了腸道干細胞中基因組不穩(wěn)定激活ZBP1-RIP3-MLKL軸引發(fā)干細胞壞死,導致自發(fā)性的腸道炎癥。

心之所向,志之所趨,行之所至

“我始終堅持,科研的初心是對科研本身的熱愛和對探索未知的渴望,這個初心不停地引領著我向科學叢林的深處走去……”

莫瑋教授2002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生物學系,2008年在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獲博士學位。2009年,為了更高更前沿的學術追求,莫瑋決定前往美國西南醫(yī)學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直到2014年8月回到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擔任細胞命運決定課題組組長、博士生導師。選擇回國發(fā)展,在莫瑋看來是一個綜合各方面因素的考慮,“每一個人的情況可能都不一樣,但這是我認為的最佳選擇。”他在美國工作生活的5年多里,開闊了眼界卻在內心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雖遠離祖國,卻時時事事都更關注祖國、心系祖國?!拔艺J同黨、認同國家發(fā)展的道路,對國家各方面的飛速進步感到驚喜和驕傲。只有搭上國家發(fā)展的高速列車,才能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和國家發(fā)展的共振”。

莫瑋堅信,科學研究的開花結果離不開細心呵護和孕育它的土壤。國內大力投入的科研支持,逐步完善的科研體系,日益精進的科研水平......祖國的一切都激勵和吸引著滿懷著愛國之心、強國之志的他毅然回國從教、投身科研。而之所以選擇廈大生科院,莫瑋這么說到“學院讓我感受到各方的支持與幫助,我能夠放心、安心、專心地投入我的科學研究?!睂τ谝粋€新引進回國的課題組負責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而言,要“從零到有”組建一個全新的實驗室涉及包括儀器設備購置、試劑耗材采購、實驗室改造、實驗室安全建設、試劑設備的進口報關等事無巨細、方方面面的后勤保障工作。若能夠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PI未到實驗室先行,必將對課題組后續(xù)科研開展爭取和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廈大生科院在對接和協(xié)助新引進人才來校來院工作上,正是從基礎建設、物資采購、經費管理、安全建設等多方面著手,為其高效搭建成熟完善的實驗平臺,讓PI們能夠心無旁騖隨時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這份持之以恒的關懷與幫助也感動和吸引著像莫瑋這樣一批又一批的有志優(yōu)秀青年學者義無反顧地選擇廈大,加入生科。作為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的莫老師,也傳承和發(fā)揚著良好院風、教風、學風,兢兢業(yè)業(yè)、不遺余力地投入到大型設備維護、公共實驗平臺管理等公共服務保障工作中,支持和協(xié)助潛心科研的課題組PI及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

“科研本身就是不斷探索,曲折前進的路程,探索未知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這不正是科研魅力之所在嗎?”莫瑋教授始終堅持探索原創(chuàng)科研之路,他曾受邀為全校理工醫(yī)青年科研人員就“基因組危機引發(fā)的細胞死亡和自發(fā)性炎癥”主題做了一次特邀報告,詳細介紹了最終發(fā)表在Nature雜志上的科研成果及心路歷程。該研究提出內源性的逆轉錄病毒是IBD自發(fā)性炎癥的來源,為IBD的成因提出一個新的機制,為靶向治療炎性腸道疾病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希望。

一個好的研究成果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風順的,必然伴隨著重重險阻,需用智慧與堅韌披荊斬棘。莫老師不太認同所謂的“科研瓶頸”,在他看來克服困難的方法無非就是找到問題所在,解決問題。而如何解決問題,則是每個科研工作者終其一生都在不斷探索、不斷優(yōu)化的解決方案。他說到“在這條路上,我們能做的自我調節(jié)就是思考、行動以及堅持??蒲斜揪筒灰?,我們要不停思考,初心不易,不易戰(zhàn)不易,才有可能取得每一個勝利。”

在回國任教之后,莫瑋深知要從單純科研人員的角色轉變?yōu)榭蒲泄ぷ鞯膮⑴c者和引導者雙重身份。每次面對科研上的重重困難,都激起他“學者本弱,為師則剛”的斗志,敦促自己用更加冷靜而理性的態(tài)度,去面對問題,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參與發(fā)表論文在Nature期刊上的第一作者博士生王瑞聰回憶莫老師帶領大家攻堅克難的場景時激動萬分,“每當我們實驗遇到挫折,他都率先沖鋒,通宵達旦是常事,但總能找到突圍的方法,帶領我們走出低谷,沖向新的陣地?!辈┦可鷱埨だぬ岬剑谟龅綄嶒瀱栴}時,莫老師總是鼓勵大家轉變思路進行攻堅。從現(xiàn)有實驗條件入手分析,盡可能改善或者借鑒已有成熟的實驗體系,突破思維定式,尋求破解之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莫老師知難而行,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和不忘初心的科研態(tài)度,鼓勵著年輕科學家執(zhí)著追夢,努力提升研究水平,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新性科研。

傳道授業(yè)解惑,良師育人益友

“與學生溝通應以真誠為基,因材施教??蒲胁皇且粋€人的戰(zhàn)斗,師生之道本就是教學相長的過程。”

在莫瑋的實驗室有“早會”制度和“晚讀”制度。學生每天早上找莫老師討論實驗結果和實驗計劃,每天晚飯后輪流指定一個學生給課題組分享一篇最新的研究文獻,鼓勵大家關注新的科研進展,共學習同進步。無論是科研上還是生活上,莫瑋始終堅持與學生們保持密切交流和互動,他認為真誠的溝通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當下的學術問題。“在科研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舍本逐末,過度追求方法而忽略溝通建立的基礎,常常治標不治本,最終事與愿違。比如,有些原本學習努力認真的學生可能突然有一段時間實驗和學習都無法全心投入,也許這個時候陪他們聊聊生活,做做運動會得到更大的收獲。”

王瑞聰把莫老師比作是大家的戰(zhàn)友。“他帶領我們勞逸結合,給予我們鼓勵與支持,力量和方向,有任何困難都可以立馬找他討論和解決?!眲倓偖厴I(yè)即將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博士生李洪達十分感恩莫老師在前行路上的指引與幫助,“我們每周都會和莫老師有固定的科研交流時間,一起探討實驗課題,設計實驗方案。而莫老師在生活上也對我們十分關心,生病了會幫我們找醫(yī)生;實驗失敗心情郁悶了會和我們進行心理輔導;畢業(yè)前會幫我們進行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他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是一位科學嚴謹,生活風趣的好師友?!?/p>

“不論時代怎么變遷,頭頂上的星空和基本的價值觀都不會改變?!蹦|老師在對青年學子的寄語中說到,“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仍然不能忘記的是責任和奮斗。我常和學生講的一句話是奮斗的人生沒有終點。持之以恒才能止于至善;立足當下也要放眼未來,牢記對自己,對家庭,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尤其對科研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保持好奇心,保持專注力?!?/p>

(文/生命科學學院 范琳琳  教師工作部   圖/生命科學學院)

【身邊好老師】專欄通過選樹優(yōu)秀教師典型,講好師德故事,展示新時代我校教師陽光美麗、愛崗敬業(yè)、甘于奉獻、改革創(chuàng)新的良好形象,營造院院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可做的濃厚氛圍,引導廣大教師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堅持“四個相統(tǒng)一”,當好“四個引路人”,爭做“四有好老師”,為培養(yǎng)一流人才提供堅強保證。歡迎各學院廣大師生踴躍投稿。聯(lián)系人:教師工作部 鞏林,聯(lián)系電話:

責任編輯:陳聯(lián)文

廈門大學函授報名、廈門大學成人高考報名
(作者:佚名 編輯:廈門大學)
上一篇:百年拾光非常感謝我?guī)煹拈L期指導和培養(yǎng)
下一篇:加大消費扶貧力度 助力決戰(zhàn)脫貧攻堅
相關新聞

我有話說

新文章

門文章